3月29日下午,为解决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困惑,我院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琼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全院30名红色宣讲团成员上了一堂主题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乡村振兴篇”的思政课。这是我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将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主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将形成以“调查研究”助推思政课教学的育人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关键。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更好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引导教育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要求思政课老师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深入学生群体走访调研。
课前,制定发放了《关于在校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意愿与困境》的调查问卷,一共收回有效问卷3315份。数据显示有80%的大学生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但只有27.4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去乡村工作或创业,7.39%的大学生不愿意去乡村,还有高达65.13%的大学生对去乡村工作心存疑虑。进一步分析发现,不愿意或者不确定去乡村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乡村机会少,没有城市工作待遇好。
因此本堂思政课,何琼老师首先从大学生不愿意投身乡村振兴的原因出发,通过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乡村振兴的部署以及部分毕业生在乡村获得成功的案例阐述了乡村振兴大有可为的广阔前景。来自药学系的罗洁同学在课后表示:“这次思政课打消了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困惑,在今后我也会将精神传递给其他同学,辐射带动更多同学投身乡村振兴。”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对这次思政教学实践认真分析,解剖麻雀,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逐步形成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使“调查研究”与思政课教学实践有机衔接,构建“调查研究+思政教育”的教学新模式,形成以“调查研究”助推思政课教学的育人新格局。
据了解,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接下来还将组织学生前往武陵区丹洲乡、鼎城区石板滩镇、桃源县三阳桥村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将思政课堂搬进乡村田野,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闯出新路子,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生产生活一线,将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何琼为红色宣讲团成员上主题思政课